自愿性產品認證檢查員未來發展趨勢
瀏覽量:18發表時間:2023-08-22
縱覽國內外自愿性產品認證制度的發展歷程和發展特點,可以預測,未來5~10年,自愿性產品認證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一、認證對象由產品向系統、產業鏈延伸
隨著自愿性產品認證范圍的不斷擴大,認證領域不再局限于具體產品,而是越來越關注系統。如對于節能認證,美國、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已從單純的節能產品認證延展到建筑、耗能設備控制系統等系統的認證。并且出現了產品認證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的趨勢。如歐洲生態紡織品認證聯盟(OKeO)通過對上游供應商的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簡化終端產品認證程序,實現對整個產業鏈的覆蓋。
二、可持續發展領域是未來的發展重點
當前我國正面臨人口、能源、資源、環境、城市化、區域差距等多方面的嚴峻壓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可持續發展產業屬新興產業,具有技術上的復雜性、前沿性和社會經濟上的外部性、公益性,必然會有較強的認證需求。因此,與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相關可持續發展的自愿性產品認證將是未來新的認證增長點。
三、認證機構向專業性與綜合性兩極分化
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社會分工愈加細化,認證機構基于自身資源與優勢,逐漸向兩極分化。
其一是單一領域專業性機構,基于自身在標準制定和產品檢驗方面具備的專業優勢,深入契合行業發展,通過“制定標準+實施認證”引導技術走向、促進產業升級;通過“產品檢驗+實施認證”為用戶提供技術指導、專業培訓和增值服務。
其二是領域寬泛的綜合性機構,為緊密跟蹤社會需求、利用自身的資源與品牌優勢,實施多元化的產品認證業務發展戰略。利用完善的服務網絡與龐大的技術團隊,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宗旨,不斷擴展認證項目,并著力從檢驗平臺、認證咨詢、標準制定、理論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向大型化、集約化、品牌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
四、認證與標準、檢測協同發展
自愿性產品認證是標準化工作的一個環節、是推動標準應用的主要手段,同時,認證制度本身也通過標準化得以具體體現。認證方案的升級、新興領域的拓展、認證聯盟思路的落實、區域認證的出現、認證結果互認的實現均需要標準先行。標準本身的技術上的前沿性、形成過程的規范性、應用的廣泛性是認證結果能否得到普遍采信的影響因素之一。同時,認證是標準貫徹實施的有效工具,對標準的推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認證提供了一個社會各方參與標準化的平臺,政府、科研院所、企業、消費者、認證機構等各方參與認證制度建設及標準化活動。認證有助于推動國家標準體系與國際標準體系深度結合,消除技術壁壘,促進多邊貿易發展。
國外認證機構的發展經驗表明,檢驗對認證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基于檢驗平臺的認證機構不但能有效控制認證質量,同時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利于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我國部分認證機構已經認識到檢驗平臺的重要作用,先后啟動了實驗室規劃與建設工作。
五、產品認證結果加速向協調互認方向發展
認證結果的協調互認是自愿性產品認證的發展方向。由于產品認證結果的相互承認有助于促進經濟發展和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因此各國的認證機構之間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協調互認,希望最終實現一次認證、全球通行。由于各國自愿性產品認證標準不一致,真正實現認證結果互認的并不多,目前大部分處于協調檢測方法或技術要求的階段。在這方面,國際認證聯盟(IQNet)的模式值得借鑒,IQNet對相關機構的認證依據、認證過程進行相互協調,并通過相互見證的方式,對認證過程實施的一致性進行確認,最終達成一致從而實現認證結果的互認。通過成員機構間的相互協調,逐步擴大自愿性產品認證的互認領域。
六、產品認證向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引領發展
互聯網導致信息甄別、信息傳遞的方式發生變化,從根本上扭轉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在信息時代,即使是成功企業,如果在產品質量方面的發生問題,其負面信息也可能在幾秒中就傳遞到世界上的各個角落。產品質量毫無疑問已成為董事會最關注的議題,產品質量管理貫穿品牌、設計、渠道、價格,是企業立足的根基,企業自身也會更加努力。
在這個背景下,作為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重要載體——產品認證更要與時俱進,創新認證方式,強化認證增值服務:認證方案、規則要更有專業背景、行業特色;評價手段,認證模式要更加科學多元;認證服務要更加主動細致;更加注重標準符合、產品一致性符合;更加注重指導企業在產品設計開發、試驗驗證體系建設、質量門的把控方面的提升,更加激發企業追求卓越績效,使企業覺得認證不僅是門檻更是臺階,認證不僅物有所值,更物超所值,認證實現了價值引領、價值傳遞、價值創造。
七、產品認證主動服務互聯網+工業4.0的新經濟時代
產品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消費者的意見。互聯網的出現不僅使得消費者了解到更多信息,溝通渠道變得非常通暢、便捷,投訴變得容易,而且還使得消費者可以成為質量信息的發布者,產品設計的參與者,而互聯網+工業4.0使其可以實現。
同時消費者將更加關注產品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擴展性、復用性、舒適性、易用性、可維護性。一切以用戶為中心,要求技術研發要快、市場反饋要快、技術升級要快、生產響應要快,一系列的提速對產品認證等技術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靈活高效的柔性制造能力,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分發渠道復雜、用戶需求多變,直接導致測試工作量爆炸式增長;量值傳遞、檢測校準方式革命性變化,網上測試、遠程認證成為可能。偉大的時代,變革的時代,需要產品認證的變革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