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430-2007實施重點和難點分析
基于GB/T50430-2007(簡稱《規范》)的要求特點,施工企業在貫徹實施工作中應關注如下幾方面的重點和難點。
一、關注“過程方法”
進一步理解“過程方法”的質量管理原則,一些管理基礎比較好的企業應加強管理體系應用“過程方法”的范圍和程度。通過對管理各過程的輸入、輸出分析,使整個管理體系形成一個嚴密的管理系統,體系出“大質量”的管理特點,使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補充和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在建立健全《規范》明示要求的質量管理制度時,應根據相應質量管理內容,并結合既有的管理辦法經行補充和完善,重點包括以下內容。
1.質量管理體系說明
“質量管理體系說明”即質量管理手冊,不宜按ISO9001標準或《規范》條款順序描述,可根據所確定的質量管理內容明確管理要求,也可按所確定的過程明確相互作用和順序,說明該過程所引用的規范、制度或流程文件。
2. 質量目標管理制度
“質量目標管理制度”應包括目標的分類,目標建立的依據(輸入),部門和個人、分公司、項目部目標分解與簽訂,對實施目標的管理計劃或措施要求,目標的監視和考核,目標的改進等。另外,對于質量管理目標(如過程或流程目標等,非工程質量目標)的確定,可利用KPI、平衡計分卡等管理工具。
3.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資源規劃的編制并形成文件、員工招聘及錄用、員工培訓、薪酬體系、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等管理內容和員工績效考核制度。
4.施工工具管理制度
“施工工具管理制度”包括施工機具配置計劃、進場驗收、安裝調試、使用維護等。而“施工機具供應方的評價方法”需格外關注供貨能力和風險因素等評價內容。
5.工程項目投標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工程項目投標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應包括市場信息、資格預審、投標、合同談判與簽訂、合同履約及監控、合同收尾等管理內容。
6.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管理制度
“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管理制度”應包括采購計劃制定、供應方評價、選擇和再評價、合同簽訂、驗收、使用、不合格品控制全過程管理內容及“供應方評價的標準、方法和職責”。
7.分包管理制度
“分包管理制度”應包括項目施工結構分解、確定項目分包范圍、選擇項目分包模式、確定項目分包范圍、選擇項目分包模式、分包合同種類、分包招標、合同談判與簽約、分包項目實施階段管理、分包項目結束后評價和“分包評價和再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等內容。
8.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應包括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策劃、施工設計、施工準備、施工質量和服務控制等管理內容。
9.施工質量檢查制度
“施工質量檢查制度”應包括各管理層對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活動監管權責、人員資格要求、對分包工程的質量檢查與驗收、試驗與檢測要求等管理內容。
10.質量問題處理制度
“質量問題處理制度”即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另外,還應建立“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11.質量管理自查與評價制度
“質量管理自查與評價制度”包括監督檢查的職責、權限、頻率和方法等,也包括內部審核程序管理內容和工程建設有關方滿意情況的信息收集的職責、渠道、方式及利用這些信息的方法。
12.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制度
“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制度”應包括各層次、各崗位的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職責、糾正措施程序和預防措施程序。
三、質量管理活動
除了上述依據《規范》建立若干相關質量管理制度外,還需要重點關注以下質量管理活動。
1.對組織機構的變化和權責的調整應對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
資源管理還包括技術、資金,如成套單項施工技術、專利工法、資金來源等。
2.員工績效考核結果應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評價和改進的依據,與薪酬調整、職務升降、崗位調配、員工培訓等工作相關聯。
3.培訓應包括識別培訓需求、培訓的實施、培訓效果評價及評價結果應用等。
4.施工機具配備計劃應按規定經審批后實施,強調施工企業應依法與施工機具供應方訂立合同;根據規定施工機具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保存施工機具驗收記錄。
5.依法進行工程項目投標及簽約活動,工程承包合同、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合同變更應形成文件,并使相關部門及人員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關記錄。
6.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控,及時對合同履約情況進行分析和記錄,并用于質量改進,如實施合同偏差原因分析、偏差責任分析、合同實施趨勢分析,并實施糾偏措施。
7.施工企業應對分包工程承擔相關責任,按照總包合同的約定,依法訂立分包合同。
8.應在分包項目實施前對從事分包的有關人員進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務要求的交底,審核批準分包方編制的施工或服務方案,并據此對分包方的施工或服務條件進行確認和驗證。
9.《規范》對處強調對分包方的現場管理要求。如對項目分包管理活動的監督和指導,應符合分包管理制度的規定和分包合同的約定;施工企業應對分包方的施工和服務過程進行控制;對分包方的履約情況進行評價并保存記錄。
10.強調對項目經理部的管理要求,如對項目經理部的施工質量管理進行監督、指導、檢查和考核;對項目經理部的質量檢查活動進行監控;對項目經理部的質量管理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等。
11.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策劃的結果應形成文件并在實施前批準,如可形成項目管理計劃、質量計劃、施工組織設計等多個文件。策劃內容容易被忽視的包括: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對違章事件的報告和處理,應收集的信息及其傳遞要求,與工程建設有關方的溝通方式,施工企業質量管理的其它要求等。
12.施工企業應對其委托的施工設計活動進行控制,若有此項活動則不應刪減《規范》10.3條要求。
13.施工過程質量的控制要求易被忽視的包括:根據有關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并進行相應的策劃和控制;對不穩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過程、突發事件實施監控;對分包方的施工過程實施監控等。
14.服務控制范圍應包括按規定進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間的防護;強調應按規定的職責對工程項目的服務進行策劃,并組織實施,如主動性工程回訪計劃等;在規定的期限內對服務的要求信息作出響應,對服務質量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控制、檢查和驗收。
15.檢測設備控制易被忽視的包括:對檢測設備供應方進行評價,使用前對檢測設備進行驗收,對國家或地方沒有校準標準的檢測設備制定相應的校準標準等。
16.應收集工程建設有關方的滿意信息,對質量管理活動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提出書面整改要求,對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書面整改要求。應建立和保存監督檢查和審核的記錄,并將所發現的問題及整改的結果作為質量管理改進的重要信息。
17.應采用信息管理技術。如辦公自動化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系統,顧客關系管理系統及項目信息管理系統,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等。差距較大的企業可制定信息技術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應實施質量管理改進,鼓勵質量管理創新,保存質量管理改進與創新的記錄(如管理評審的記錄、糾正措施的結果、預防措施的結果)。